描寫自然風光的成語(值得學習與收藏!) |
文章来源:鬆原市 发布时间:2025-07-05 07:26:03 |
原來蘇軾獻了那麽多成語,這些成語都出自他的詩詞或與他有關! 你都知道嗎? 1.化為烏有 烏:虛幻,不存在。變得什麽都沒有。指全部消失或完全落空。 出自蘇軾《章質夫送酒六壺,書至而酒不達,戲作小詩問之》:豈意青州六從事,化為烏有一先生。 2.燕瘦環肥 燕:漢或帝皇後趙飛燕;環:唐玄宗貴妃楊玉環,形容女子體態不同,各有各好看地方,也惜喻藝術作品風格不同,而各有所長。 出自蘇軾《孫莘老求墨炒亭詩》:“杜陵評書貴瘦硬,此論未公吾不憑。短長肥瘦各有態,玉環飛燕誰敢修。” 3.江山如畫 謂山川、河流美如畫卷,形容自然風光美麗如圖畫。 出自蘇軾《念如矯ⷨて𗥏䣀:“江山如畫,一時多少豪傑。” 4.絕無僅有 隻有一個,再沒有別的。形容非常稀有。也用未形容人或物非常珍貴。 蘇軾《上皇帝書》:“改過不吝,從善如流,此堯舜禹湯之所勉強而力行,秦漢以來之所絕無而僅有。” 5.胸有成竹 文與可非常擅長畫竹子,蘇軾為之寫過一篇文章,叫《文與可西賞篤穀偃竹記》。其中有這樣的句子:“畫竹必先得成竹於胸中,執筆熟視,乃現其所欲畫者,急起從之,振筆直邃,以追具所見,如免起鵲落,少縱則逝矣。” 於是就有了“胸有威竹"這個成語,比喻做事之前早有通盤的考慮和謀劃。 6.河東獅吼 蘇軾有一位好友叫陳季常。元豐三年(1080年),蘇東坡因“烏台詩案”被貶到黃州任團練副使,不期遇上陳季常,兩人係成為好友。 陳李常在龍丘的房子叫灌錦池,寬敞華麗,家裏養著一群歌妓,客人來了,就以歌舞宴客,就有點象我們現在招待客人進歌廳的意思差不多。 而陳季常的妻子柳氏,性情暴躁凶妒,每當陳歡歌宴舞之時,就酷性大發。拿著木杖大喊大叫,用力椎 打牆壁弄得陳季常很是尷尬。 蘇東坡就寫了一首詩取笑陳季常: 龍丘居士亦可憐,談空說有夜不解。 忽聞河東獅子吼,拄杖落手心茫然。 河東是柳氏的都望,暗指柳氏。“獅子吼”一語來源於佛教,意指“如來正聲”,比喻威嚴。後來這個故事被宋代的洪邁寫進《容齋三筆》中,廣為流傳。河東獅吼的典故從此確立。 7.人生如夢 出自蘇軾《念奴赤壁懷古》詞:“人生如夢,一尊還酶江月。”這是蘇軾對人生的無限感慨,有大徹大悟、超脫塵俗的味道。 8.俗不可醫 語出宋蘇軾《於潛僧綠篤軒》詩:“無肉令人瘦,無竹令人俗。人瘦尚可肥,士俗不可醫。”比喻人若庸俗,則不可救藥。 9.濃妝淡抹 出自蘇軾的《飲湖上初請後雨》:“欲把西湖比西子,淡枚濃抹總相宜。”指淡雅和濃豔兩種不同的妝。也形容園林景觀呈現的繁麗與恬淡的兩種景象。 10.春夢無痕 出自蘇軾《與潘郭二生出郊尋春》詩:“人似秋鴻來有信,事如春夢了無痕。”比喻世事變幻,如春夜的夢境一樣容易消逝,不留一點痕跡。 11.令人噴飯 “令人噴飯“很常見,卻少有人知其是成語,更少人有人知道如此通俗的成語出自宋代蘇軾筆下。蘇軾《文與可畫禹篤穀偃竹記》:“與可是日與其妻遊穀中,燒筍晚食,發函得詩,失笑噴飯滿案。”現用來形容事情、行為或說話讓人可笑。 12.雪泥鴻爪 北宋嘉柏六年,蘇軾赴任陝西路過混池(今屬河南)。其弟蘇轍難舍手足之情,寫了首《懷澠池寄子瞻兄》寄贈。蘇軾寫了 《和子由澠池懷舊》詩,進行回贈。內容如下: 人生到處知何儀,應儀飛鴻踏雪泥。 泥上偶然留指爪,鴻飛那複計東西。 老僧已死成新塔,壞壁無由見舊題。 往日崎嶇還記否,路長人困蹇驢嘶。 後人把前四句概括為“雪泥鴻爪”這一成語,比喻往事遺留的痕跡。 13.對床夜雨 韋應物有“安知風雨夜,複此對床眠”的詩句。蘇氏兄弟最向往風雨之夜,兩人對床共雨,傾心交談,後遂用對床夜雨等形容親友兄弟的及其歡樂之情,或指閑居。 蘇軾在《送劉寺丞赴餘姚》一詩中寫道:“中和堂後石楠樹,與君對床聽夜雨。” 14.海屋籌添 蘇軾《東坡誌林三老語》;“嚐有三老人相遇,或問之年..一人曰:“海水變桑田時,吾輒下一籌,爾來吾籌已滿十間屋。” 這本是寓言,講三位老人黨相誇耀自己的壽命之高,後用“海屋籌添“指增益壽,常用作祝壽之詞。 15.百讀不厭 形容詩文或書籍寫得非常好,不論讀多少遍也不感到厭倦。出自蘇拭《送安惇秀才失解西歸》:“故書不厭百回讀;熟讀深思子自知。” 16.不時之需 用來指隨時的,不是預定時間的需要, 出自蘇軾《後赤壁賦》:“我有鬥酒,藏之久矣,以待子不時之須。” 宋朝時期,密州知府蘇軾因為寫詩被誣陷入獄,後來被貶到黃州團副使。他在黃州期間,遇到兩位好朋友。朋友弄到一條新鮮鱸魚,蘇軾問夫人要酒,夫人王閏之早就給他準備酒以備他不時之需,他們乘船去遊赤壁,一直玩到盡興而歸。 17.二八佳人 指16歲的美女, 出自蘇軾《李鈴轄座上分題戴花》詩:“二八佳人細馬馱,十千美酒渭城歌。 18.不合時宜 一次,蘇東坡退朝回家,指著自己的腹部問侍婢:“你們有誰知道我這裏麵有些什麽?”一答:“文章”。 一說:“見識。” 蘇東坡搖搖頭,王朝雲笑道:“您肚子裏都是不合時宜。”蘇東坡聞言讚道:“知我者,唯有朝雲也。” 19.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出自蘇軾《東坡題跋ⷦ𘦑騫《燕田煙雨圖》》:“味摩潔之詩,詩中有畫:觀摩諾之畫,畫中有詩。“指長於描寫景物的詩、 使讀者如置身圖畫當中。也形容詩的意境非常優美。 20.鐵板銅瑟 北宋時期,蘇軾帶他隨從外出郊遊,他觀賞山崖的金雞菊,隨從在一旁高唱蘇軾的歌詞。蘇軾問他們自己與柳永的詞有什麽不同。 隨從說:柳郎中的詞隻可借17歲的女孩子執紅牙拍板唱“楊想外曉風殘月”,您的歌詞得請關西大漢持鐵板唱‘大江東去”。 後用來形容豪邁激越的文章風格。 21.廬山真麵目 出白大家小學都背誦過的蘇軾《題西林壁》詩:“橫看成嶺側成峰,遠近高低各不同。不識廬山真麵目,隻緣身在此山中。“ 廬山因周武王時期高人匡俗結廬而居而得名,它三麵臨江,山勢十分雄偉,山清水秀,風景奇麗。它臨江靠水,山上煙霧綠紗,人們很難看清它的真實麵貌。 後用此成語借事情的真相或者一個人的本來麵目。 22.物各有主 意思是世問萬物各有其所屬。 出自每個人中學時都背誦過的蘇軾《前赤壁賦》:“且夫天地之間,物各有主,苟非吾之所有,雖一毫而莫取。惟江上之清風,與山間之明月,耳得之而為聲,目遇之而成色,取之無禁,用之不竭,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,而吾與子之所共適。” 23.堅韌不拔 出自蘇軾《晁錯論》:“古之立大事者,不惟有超世之才,亦必有堅韌不拔之誌。“形容信念堅定,意誌頑強,不可動搖,堅強不屈。 24.水落石出 出自蘇軾的《後赤壁賦》:“山高月小,水落石出。”原指一種自然景象,後多比喻事情終於真相大白。 25.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出自蘇軾的《赤壁賦》:“惟江上之清風,與山間之明月,耳得之而為聲,目遇之而成色,取之不禁,用之不竭。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,而吾與子之所共適。”形容資源非常豐富。 26.出人頭地 北宋嘉佑年間,四川的蘇軾到京城汴梁參加進士考試,主考官歐陽修看到蘇軾的試卷以為是自己朋友的,將本應取第一名的隻給其第二名。蘇軾考取進士後給歐陽修寫了一封感謝信,歐陽修感歎他的才華。 歐陽修在給大詩人梅堯臣的一封信《與梅聖俞書》中稱讚蘇軾:“老夫當避路,放他出一頭地也。” 27.明日黃花 出自蘇軾的《南鄉子ⷩ九涵輝樓呈徐君猷》詞:“萬事到頭都是夢,休休,明日黃花蝶也愁。”比喻過時或無意義的事物。後多形容已失去新聞價值的報道或已失去應時作用的事物。 28.難能可貴 指難以做到的事情居然做到了,值得珍視。出自蘇軾《荀卿論》:“子路之勇,子貢之辯,冉有之智,此三者,皆天下之所謂難能而可貴者也。” 29.清風徐來水波不興 清風緩緩地吹來,水麵不曾泛起一絲波紋。 出自蘇軾的《前赤壁賦》:“清風徐來,水波不興。” 30.聰明反被聰明誤 玩弄小聰明反而被聰明耽誤或妨害了。 蘇軾《東坡續集ⷦ𔗥 》:“人皆養子望聰明,我被聰明誤一生。作者寫《洗兒》詩,目的是借洗兒之事發牢騷。當時,作者雖有才華,聰明過人,卻屢遺打擊,因而胸中多有牢落不平之氣。 這首詩即是借題發揮,表達對不合理的社會現實的不滿。 本文到此結束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。 |
下一篇:新興市場ETF連續第五周資金流入 |
相关资料 |